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精神,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领和支撑教育强区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要求,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现就遴选2025年“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项目设置
“国培计划”项目包括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区域帮扶培训、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地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农村骨干校园长领导力提升研修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六大类。“区培计划”项目设置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重点领域专题研修和名师名校长(书记)领航研修三大类。
结合培训对象、项目类别特点,项目分2024年延续性项目和2025年新设项目,此次申报面向2025年新设项目(具体见附件3、附件4),2024年延续性项目由原承训单位接续实施。
二、申报单位条件
(一)申报单位应符合2025年新疆“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指南中各子项目对承训单位的条件要求,具备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特别是项目所涉及的相关学科资源储备、教学研究与培训实践能力;能够创新培训模式方法,具备有效实施混合式培训所需的场所、设备、网络条件等,积极开展数智技术驱动下的培训实践。承担项目的首席专家原则上为本单位在职人员。
(二)同等条件下重点遴选具有三年以上“国培计划”实施经验、项目执行进度且绩效评估结果良好的单位承担任务;优先支持长期承担新疆教师培训项目、熟悉新疆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积累一定培训优质成果、持续开展训前调研诊断及训后跟踪指导的院校。各申报单位要科学评估自身培训承接能力,合理控制申报项目数量,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禁将所承担的项目转包分包给第三方机构,一经发现将取消承训资格。
三、项目申报流程
项目申报时间为即日起至6月25日24:00前,具体流程如下:
(一)申报资质核验。有意向的申报单位于6月14日前将申报意向表(附件5)发送至自治区“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首次申报单位需在新疆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开通账号,便于上传申报书),并附申报资质证明材料(申报学科/领域的项目实施经验及成效等)。
(二)提交申报方案。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照“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指南(附件1、附件2),研制培训方案,分项目、分学科(领域、对象)填写申报书(附件6、附件7),于6月25日24:00前提交至新疆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逾期不再接收。
(三)组织评审。自治区教育厅依照“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目标定位和实施要求,研制各子项目评审标准,组建评审专家团队,对各单位提交的申报书进行评审,按程序择优确定并公布承训机构及培训任务,并将评审结果报教育部审核备案。
四、项目申报要求
(一)精选配强专家团队。申报单位要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聘请本单位高水平专家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要遴选熟悉新疆基础教育情况的高校专家和具有较强培训能力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校园长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原则上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校园长的比例不低于50%,实践性课程比例不低于50%。要利用专业的调研工具,从学员发展需要、岗位职责分析、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国家教育政策要求等多个角度,分层分类开展培训调研和需求分析,对培训对象进行精准画像。要聚焦参训学员工作和学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精准确定培训主题,科学研制培训方案。申报方案一旦出现照搬照抄、抄袭拼凑等情况,将取消该单位2025年项目承训资格。
(二)精准设计培训内容。申报单位要围绕培训主题,以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为引领,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统筹配置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业务能力培训内容。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史”教育、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国家安全、法治教育、课程思政、心理健康、科学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教育、幼小衔接、少先队工作等合理纳入培训必修内容。中小学教师培训要聚焦落实统编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核心,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推动课堂变革。幼儿园教师培训要聚焦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推动科学保教。校园长培训要聚焦落实校园长专业标准,提升校园长依法治校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精确选择培训方式。申报单位要聚焦提质增效,根据培训课程类型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采取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体现式、任务驱动式等方式,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推动教师培训与教师日常教研、教育教学的衔接与融合,确保教师有成长感和获得感。要创新实施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混合式培训,支持教师反复学习、常态研修。要将训后跟踪作为培训的组成部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采取重点跟踪与全员跟踪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根据项目特点开展3-6个月的训后跟踪指导,指导参训学员开展返岗实践和校本研修,推动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和培训成果转化。
(四)精心监控过程管理。申报单位要积极借助技术手段,研制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参训教师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建立训前深度沟通机制,让参训教师提前了解培训主题、课程设置、授课专家、学习要求、管理制度等项目内容。建立教师学习大数据,精准记录教师培训信息,对教师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适时提供反馈和跟踪指导。
(五)精准预设培训成果。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不同项目的成果要求,指导参训教师成果的产出、汇集、评价与转化,生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用得上的精品课程资源。要根据项目实施实际,分类打造一批骨干教师教学改进与创新、教师培训团队培育与使用等培训成果,并将培训成果凝练模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要重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参训教师,进行2-3年的跟踪指导,形成行动研究报告,持续推动教师培训的专业化、精准化。
联系人及电话:
继续教育学院张荣超 0998-2899187
附件: 1.2025年新疆“国培计划”项目指南
2.2025年新疆“区培计划”项目指南
3.2025 年新疆“国培计划”项目规划(新设项目)
4.2025年新疆“区培计划”项目规划(新设项目)
5.2025 年新疆“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申报意向表
6.2025 年新疆“国培计划”申报书(模板)
7.2025 年新疆“区培计划”申报书(模板)
点点官网下载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6月5日